救恩就是廢物復修
對救恩的意義有更深領會
我家後花園有一個小小的儲物屋。
三年前,我們買下這房子後不久就發現這儲物屋的兩道門只是虛掩而已,不管我們怎樣用力兩門都關不上。在不斷嘗試後連僅有的接連點都完全鬆掉,從此兩門橫屍地上。如果這是木屋,用普通工具和可以將之重裝或改裝,但它是某品牌的膠造屋,沒有原廠的零件一口螺絲都動不了。
三年了,這廢物一直放在原位。我連碰也不想碰它,因為它已經滿佈蜘蛛網。想過要把它丟掉,但搬它也要用力氣和一定會弄髒自己。
有一天,我忘了在甚麼樣的情況下,我走到它的前方,為它既沒意義又沒完沒了的存在而苦惱。我決定給它一個存在的機會,於是認真仔細地研究整個儲物屋的安裝設計,並意外地在骯髒的地板上發現了這小屋子的安裝說明書!由於久經風吹雨打,這本來白色的說明書已經變成跟屋子一樣的棕色,所以三年來我才第一次看到。雖然它舊得連翻也翻不了,我還能從首頁看到它的型號。
原來,這小屋子原價五百多元美金,但已經不再生產了。雖然如此,我在網上仍能下載到安裝說明書,下載後把它從頭到尾完整地看了一次,再跟實物比對。我發現前屋主弄丟了一些零件,也弄破了一些。我相信只要我有辦法買到幾件重要的原廠零件,我有很大機會成功把它修復。因為這產品不再生產,買零件得用上我幾分機靈和耐性,最後還是買到了。
修復它的工序也不少:先是清洗乾淨,然後一口一口螺絲拆開,再重裝。重裝到最後,我和外子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前屋主沒有把門裝好。原來說明書的描述有點問題,一般人大概難以按指示完成安裝。我提議把安裝程序改一下,當時外子還說:「不可能的,不行的!」,幸好他心中不服還是按我的提議照做,這廢物終於修復好了!
看著這小屋得以重回舊貌,我實在有幾分感觸。
回想在整個修復的過程中,不錯是有時間、體力和智力的付出,但最大的付出其實是意志!為什麼?因為在付上時間、體力和智力的時候,你難免不斷問自己:我為什麼要為眼前這件廢物付出這麼多?我沒有別的事去做麼?修復要成功,是需要修復者持續地帶著愛心和盼望去付出!
我是一個信徒,我真誠地相信神能夠好好修復每一個人。壓傷的蘆葦,祂不折斷,將殘的燈火,祂不吹滅。祂不輕視在傷痛中掙扎的人,不選擇放棄人,反而自己死在十字架上來拯救人。我感謝祂拯救的恩典,但我今天的感謝比昨天的來得深化一點,因為我真切體會到復修者的心情。
從亞伯拉罕到大衛,大衛到新約時代,神用了諸般的方式去挽回以色列人。而主耶穌和門徒相處短短三年多,也用上各種教導來堅固他們。到最後只有兩個罪犯與祂同釘十字架,祂還是甘心。
請相信祂的恩慈,把你破損的人生交給祂吧!